文︱刘德科明利配资端
京沪深都出了政策,楼市却还在下行,尤其是头部城市的二手房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剧烈下行。然而,年内不会再出台像样的救市政策了。
为什么不会有?来看前几天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的发言,你就明白了〔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9/12〕。
蓝部长没有谈到房地产,但他谈到了跟房地产息息相关的一个关键数据——「在基层财政运行方面,中央财政五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中央对于地方的转移支付总额,是一个值得你格外关注的数据。你知道的,地方政府的「钱袋子」主要靠房地产的土地出让金(即俗称的「土地财政」)——楼市低迷,土地难卖,土地出让金自然就直线下降,地方政府的日子就会过得很紧。这一点,中央当然很清楚,所以加大了转移支付。
我们来感受一下蓝部长所说的「近50万亿元」(「十四五」期间,2021-2025)是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十三五」期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是34.54万亿。
◆「十三五」期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
年份
金额
2016年
5.29万亿
2017年
6.51万亿明利配资端
2018年
6.97万亿
2019年
7.44万亿
2020年
8.33万亿
五年总和
34.54万亿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我们可以说得更直接一些:虽然「十四五」期间全国各地的土地出让金都在急剧萎缩,但是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比「十三五」多给了15万亿。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房地产市场陆续进入下行通道,你能感受到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已经跃上了10万亿/年的台阶。
◆「十四五」期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明利配资端
年份
金额
2021年
8.22万亿
2022年
9.71万亿
2023年
10.29万亿
2024年
10.68万亿
2025年
五年总和
近50万亿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在前些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蓝部长还说:「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总之,房地产不景气,地方政府钱不够花,中央的办法是加大转移支付金额,通过一揽子举措帮地方政府化债。
潜台词大概是这样的:多给钱,助化债,帮你们地方政府缓解土地出让金急剧下降的尴尬;所以,你们就别指望中央出台硬核政策来救楼市了。
此前,我们写过这个逻辑: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角度看,中央确实要「稳楼市」;但从央地财税分配的角度看,中央就是忍着不出大招来拉升房地产,最可能的原因是——得让地方政府保持一定程度的「饥饿状态」,这样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更自觉更坚定地维护中央权威。
所以,对于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最大的救市政策,就是京沪深相继放松了限购——力度很轻微,但已经是最大的了。
你也可以翻一下
我们此前写的那篇文章
2025/7/22
主编-何玲 影像总监-费嘉
编辑-卢丹婷 编导-沈奕飞 摄像-王德正
商务总监-周慧慧 总策划-王冬莺 总编辑-刘德科
信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