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租房新规重磅实施】常胜策略
2亿租客迎来重大变革!
租购同权落地
群租房全面禁止
“串串房”遭严打
但隐藏条款却暗藏危机?
你的租房权益真的被保障了吗?
这是执剑人的第九十三篇原创
2025年9月15日,《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重点城市租赁住房发展报告》,在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中租赁人口比例为21%,租赁人口接近2亿人。《条例》的实施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新的规范,给房东和租客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本文对其中关键性内容予以解读,并指出规范背后的“漏洞”,为有需求者提供简明指引。
1
明确推进租购同权,但不是真正同权
房子的相关权益往往体现在两处常胜策略,一是其商业价值,二是绑定其子女受教育权。《条例》对租赁房屋相关权益的使用进行了明确:
第一,可出租范围,居民、企业的房子均可出租。《条例》第5条第1款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居民家庭将自有房源用于租赁,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租赁,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第二,推动“租住同权”,未来租房人可享受与购房人相同的公共服务。《条例》第5条第2款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出租人和承租人依法建立稳定的住房租赁关系,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广州等地的“租住同权”实践看,租户享有公共服务往往需要租户有本市户籍、人才绿卡或符合积分要求等,未来形势尚不太明朗。
也就是说,“租购同权”的光环下,隐藏着残酷的现实门槛——户籍、绿卡、积分……公共服务平等或许仍是一张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
2
明确规定禁止群租房,并规定惩罚措施
在过去,禁止群租房是上海等大城市的“专用政策”,《条例》将这一规定推向了全国,在租房过程中,必须注意租房人数,以及不得单独出租非居住空间。
《条例》第7条第2款、第3款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条例》第39条明确,违反上述规定的,最高可以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同时,《条例》第44条第3款、第4款规定,为上述违反规定的出租行为提供中介服务的,也应被处罚。
从上海专属到全国通杀,群租房禁令看似维护安全,实则可能挤压底层生存空间。当廉租房源消失,底层的蚁族该何去何从?
3
解除合同或腾退租赁住房的
只能柔性劝退租户,不得采取强硬措施
《条例》第12条第2款规定常胜策略,“出租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住房租赁合同或者腾退租赁住房。”
本条并没有规定处罚措施,如果遇到了被暴力、威胁等迫使解除合同,或者直接将行李等扔到出租房外逼迫腾退的,也只能通过诉讼维权。
但是,鉴于当前诉讼的高成本性,本条规定的实用性不强,仅能在被威胁等时报警要求警方介入使用。
条款禁止暴力驱租,却未设定任何处罚——这像极了“纸上温柔”。当房东连夜扔出你的行李,诉讼成本或许高昂到普通人根本无力承担。
4
严厉打击“串串房”,但缺乏惩罚依据
一些无良房东,用极度节省成本的方式对房子进行装修,导致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极高,这种房子又被称为“串串房”、“白血病套房”。无数租客在遇到“串串房”时,陷入退租难、维权难的困境。
《条例》第44条第2款明确,中介公司“为出租不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强制性标准的住房提供经纪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
但是,这条惩治性规定是无法落实的。室内空气质量相关的国家标准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2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2020)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25)。
第一,《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而是推荐标准,不能作为处罚依据。
第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但是其所规范的是民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而不包括装修。“串串房”的危害源在于廉价的装修,而非建筑本身。
第三,《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是强制性标准,但其仅规范生产人造板及其制品的厂家,而没有直接对房屋的有害气体含量提出要求。若部分无良房东用“不是用于装修的板材”制作的家具等用于装修,则依旧不受限制。
虽然《条例》规定了“串串房”的惩罚性规定,但是相关的法律、规范、规章或强制性标准并不完善。若不存在《条例》规定的“不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强制性标准的住房”,则《条例》对“串串房”的惩罚根本是空话。
5
结语
政策善意与落地漏洞的撕裂中,租客依然是弱势一方。若监管不配套、执行不刚性,再好的条例也可能沦为“空中楼阁”。
房子是每一个在外漂泊者修整身心的“驿站”,期望每一位租房者都能找到心仪的住所。
新规能否真正保护租客?遭遇“串串房”或暴力腾退时,普通人维权究竟有多难?转发提醒身边租房的朋友,留言区分享你的租房血泪史!
文/1376号观察员
校对/福冈第一深情
编辑 设计/阿竹
图/网络&即梦
专业、好玩、有态度
关注、在看、转发
我们都是
这个世界的执剑人
信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